Telegram作为一款加密通讯软件,近年来频繁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、隐私勒索等违法活动,以下是相关风险提示及案例汇总:

一、常见诈骗手法

1. 敲诈

诈骗者伪装成女性,以“老公出差”“深夜寂寞”等话术诱导视频,随后录制视频并盗取通讯录,以曝光为由勒索钱财。类似案例中,受害者被威胁转账后仍遭持续勒索,最终需报警处理。

2. 钓鱼链接

不法分子通过群聊发送含病毒的图片/视频链接,窃取用户信息或锁定设备。部分案例中,受害者下载所谓“私密APP”后,手机数据立即被窃取。

3. 盗图与恶意传播

存在大量聊天室专门上传女性私密照片,包括盗取朋友圈、社交平台图片,并配侮辱性评论。甚至有盗图者自称与受害者是现实中的亲友关系。

二、国际案例警示

  • 韩国“N号房”事件:犯罪团伙胁迫女性拍摄性剥削视频,通过Telegram付费群组传播,会员达26万人。
  • 德国性侵群组:调查发现7万人讨论侵犯女性亲属,甚至分享购买链接。
  • 柬埔寨大规模钓鱼:2023年超1000万用户因点击链接遭遇信息窃取。
  • 三、安全建议

    1. 警惕陌生邀请:不轻信“私密照”“”等诱导,避免下载不明APP。

    2. 保护隐私:关闭非必要权限,定期清理会话记录,启用两步验证。

    3. 及时报警:若遭勒索,立即保存证据并报警,切勿转账。

    Telegram的加密特性虽保护隐私,但也成为犯罪温床。用户需提高警惕,避免陷入“聊骚”陷阱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t-telegtam.com),转载请说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