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legram新规限制公开群组发送消息功能
一、平台自身的内容管控
1. 违规内容禁令
Telegram明确禁止用户发布违法或违规内容,包括暴力、恐怖主义、儿童、诈骗等非法信息。若用户因发送垃圾邮件、不当广告或违反平台规则被举报,账号可能被限制或永久封禁。解除限制需通过官方申诉渠道选择“不,从来没有那样做”选项并等待审核。
2. 操作限制与封禁时长
若用户消息数量或操作超过平台限制,或遭多人举报,可能触发临时封禁。封禁时长通常为几天到数周,具体取决于违规严重程度,Telegram会通过通知告知用户解封时间。
二、各国对Telegram的监管措施
1. 乌克兰的官方设备禁令
因担忧俄罗斯监控,乌克兰自2025年5月起禁止官员、军事人员在官方设备上使用Telegram,但个人手机暂不受限。该政策源于Telegram在俄乌冲突中被广泛用作信息来源,存在安全风险。
2. 香港的潜在禁用讨论
香港曾多次因Telegram群组涉及“起底”(人肉搜索)警员及官员信息,且平台拒绝配合删除违规内容,考虑引用《个人资料(私隐)条例》禁用该软件。类似讨论在2022年和2024年均有出现。
3. 法国对创始人的法律行动
2024年8月,法国以“知情不报平台犯罪内容”为由逮捕Telegram创始人杜罗夫,指控其拒绝向提供用户数据或配合刑事调查。此事件凸显加密通讯软件与监管的冲突。
三、安全与犯罪风险警示
1. 警方对加密软件的警告
中国多地警方提醒家长检查孩子手机是否安装Telegram(“纸飞机”)等加密软件,因其“阅后即焚”功能易被犯罪分子用于销毁证据。境外诈骗团伙也常利用此类软件诱导未成年人参与犯罪。
2. 匿名功能的滥用问题
Telegram的端到端加密、隐藏手机号、无管理员模式等特性,使其成为极端组织或犯罪活动的工具。例如,韩国“N号房”事件中,犯罪者通过Telegram传播非法视频且难以溯源。
Telegram对公开发送消息的限制既包括平台自身的规则(如内容审核和账号封禁),也涉及多国因安全、犯罪或政治原因实施的监管。用户需遵守当地法律及平台政策,避免因违规行为导致账号风险。
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t-telegtam.com),转载请说明出处!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