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相关公开信息,Telegram 作为境外加密通讯软件在中国大陆无法直接访问,需借助特殊网络工具(如 VPN 或代理服务)才可连接。这种行为违反中国法律法规,且存在多重风险:

一、法律与监管风险

1. 明确违法性

中国法律严禁未经许可访问境外网络资源,私自搭建或使用工具(包括 Shadowsocks 等代理服务)均属违法行为。已有案例显示,相关行为可面临行政处罚或刑事追责。

2. 监管持续强化

国家网信、公安等部门对工具及加密通讯软件的打击力度持续加强,警方多次提醒公众卸载此类应用,最高检也针对利用“互联网+寄递”实施的跨境犯罪(含通讯)制发检察建议。

二、实际使用风险

1. 犯罪活动高发平台

Telegram 因端到端加密、匿名性及服务器境外部署的特性,成为诈骗、洗钱、个人信息贩卖等犯罪行为的聚集地。案例表明:

  • 个人信息盗卖者通过 Telegram 交易比特币;
  • 洗钱团伙利用其指挥赃物转移;
  • 境外不法分子借其组织非法活动。
  • 2. 用户安全无保障

  • 所谓“加密安全”实为监管盲区:韩国“N号房”事件中,犯罪者利用 Telegram 传播性剥削内容,但受害者取证困难,平台配合度低;
  • 数据泄露风险极高:暗网和 Telegram 群组长期公开售卖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,包括行踪、住址等敏感数据。
  • 三、替代建议

    1. 合规上网渠道

    出境时可使用正规国际漫游服务或预装全球流量功能的工具(如天际通),避免触碰法律红线。

    2. 境内安全通讯

    国内即时通讯软件均通过安全审核,用户隐私受法律保护,推荐优先选用。

    使用工具访问 Telegram 不仅违法,且易陷入跨境犯罪链条,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。境内用户应遵守网络安全法规,远离高风险境外通讯平台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t-telegtam.com),转载请说明出处!